雙手環抱著企業減碳的資料,來到了新的辦公桌前,丹瑜整理歸納起這一年來的文件。「時間好快,進來祥成已經一年了!」從一開始公司舉辦的共識營、祥成CP值活動,到供應商評比、組織碳盤查、B型企業申請等。對內部同仁與外部廠商的溝通協調,業務範圍可說是包山包海。她是祥成與企業永續接軌的重要級領路人: 祥成行永續暨策略發展部經理、TAISE永續管理師。
「丹瑜從小就是學霸。」宛沄打趣地形容著這位新創部門的同事。對於字裏行間暗藏的玄機、數字排序衍生的邏輯難題,丹瑜似乎都能以四兩撥千斤之姿,輕鬆地化解。求學生涯從高雄到台北,一路飄洋過海到美國,取得MBA學位並通過CPA考試。經歷五大湖區的數個寒冬後,再度收拾行囊,來到大西洋彼岸體驗法式文化日常。世界地圖上繞了這麼一圈,她深感「台灣是個處處充滿生命力的宜居之所。」萌生了回台灣生活的念頭。
再次踏上這塊熟悉的土地,定居台南。對生活和藝術始終保持熱情的她,在奇美博物館擔任解說導覽志工; 隨後在成大行政單位的工作,更因緣際會接觸ESG相關事務。直到2023年初,接到孟漢、承漢的電話,邀請她來祥成協助公司申請B型企業計畫,與推動企業永續轉型課題。一段看似前瞻卻充滿未知的旅程,自此展開。
「現階段配置有永續部門的,大多都是上市上櫃的大型企業。以祥成這樣規格的微型企業來說,永續部門的成立,是孟漢、承漢接手祥成後,針對公司轉型,未雨綢繆的超前部署。嘗試申請B型企業,則是對公司自我審視、要求的動作。」丹瑜被他們倆勇於改變的勇氣、創新經營的熱情與態度給打動,爽快地接下了這項任務。
來到祥成,永續部門負責的,幾乎都是開創新局,從無到有的制度、文化養成任務。丹瑜展露知性氣質說:「祥成就像是一張空白的畫紙,我給自己設下了一些目標與期許。希望祥成的將來,可以走得優雅又踏實。」從積極地取得永續管理師證照、參與碳盤查、廢油回收等計畫,丹瑜持續不斷地為祥成累積永續軟實力。
對於公司同仁之間的共識凝聚,2023年起推動祥成CP值的創意活動。讓大家從生活中,透過遊戲感來認識永續。倉運部的丁丁說:「梁經理來祥成後,我們開始關心各種環境議題。了解藥品回收可以避免環境污染、資料無紙化、吃蔬食能減碳的祥成蔬食日等等…。」對祥成的大家來說,永續生活,不再只是抽象難懂、距離遙遠的一個形容詞。
祥成走在永續的路上,有丹瑜的參與,為公司帶來了嶄新多元的發展方向,提升了企業的綠色形象,也為祥成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,取得更多的信任與支持。企業的永續發展不僅僅是數據和報告,在丹瑜的引導下,永續的理念,在祥成內化成為一種生活的態度。展望未來,丹瑜將持續伴著祥成,在永續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進,為祥成和共好夥伴們,開創更多的綠色價值。
撰文/ 攝影:任希仁